磁州窑盐店遗址博物馆

磁州窑(盐店)遗址博物馆参观。于2000年7月1日正式建成对外开放,占地3千平方米,建筑面积2千平方米,展览面积1千多平方米,拥有元代窑遗址、清代窑遗址、清末到民国窑遗址各一座,清末到民国时期窑洞式工作间五条。

  • 地址 : 邯郸市峰峰矿区县彭城镇滏阳西路80号
  • 电话 : 0310-5028022
  • 票价 : 免费开放
  • 注意 : 9点到5点30分

  • 本页关键词 : 磁州窑盐店遗址博物馆

磁州窑(盐店)遗址博物馆参观。于2000年7月1日正式建成对外开放,占地3千平方米,建筑面积2千平方米,展览面积1千多平方米,拥有元代窑遗址、清代窑遗址、清末到民国窑遗址各一座,清末到民国时期窑洞式工作间五条。

磁州窑元代窑遗址,是在1998年由文物单位发掘整理出来的,是磁州窑目前为止可以直观看到的最早的窑址。经过发掘整理,元代窑的内部结构保持相当完整,四周的窑墙保留了一部分,窑门下面是燃烧室,炉条保存较为完整,由当时的焦砖(相当于现代的耐火砖)砌成,每根炉条都保持一定的弧度,便于反复利用。燃烧室四周的马蹄形平地是窑床,用于放置陶瓷半成品,陶瓷半成品要放到匣钵(笼盔)中烧制。窑炉的后壁是三条烟道。通过对元代窑遗址的发掘整理,可以了解元代磁州窑窑炉的烧成方式、烧成产量等有很多帮助。

元代窑的对面是一座清代窑遗址和一座清末到民国窑遗址,清代窑遗址也是1998年由文物单位发掘整理出来的,保存的窑炉内部结构比较完整和元代窑基本相同。清末到民国窑遗址是磁州窑窑炉“馒头”窑的典型代表,其外部轮廓相当完整,主要结构有窑门、窑稍、烟囱、窑墙、窑顶。窑炉内部主要由炉膛(燃烧室)、窑床、码眼、天子眼等组成。这样的大型烧制水缸的窑炉,烧成时间要20多天,三班轮换烧制,光是烧煤就要二、三十吨,一年基本就烧一到两窑。它烧制一窑的产品可以装一到两火车皮。是了解古代烧成方式、烧成水平、烧成产量的重要文物遗存。

清末到民国时期窑洞式工作间,在古代这些工作间是磁州窑工匠制作陶瓷制品的主要场地。采用窑洞式工作间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利用窑洞自身的特点,可以给磁州窑工匠带来冬暖夏凉的工作环境,在冬天特别冷的时候还可以烧地火来取暖,相当于现在的地暖。第二个也是最主要的原因,磁州窑陶瓷制作是湿坯工艺,陶瓷制品在加工过程中要保持相对的温度,陶瓷半成品在这样的环境下慢慢阴干,在烧制过程中才不会出太多的瓷病。

1号窑洞是磁州窑仿古陶瓷和现代陶艺展示厅。主要按照磁州窑装饰技法分类陈列,磁州窑黑釉剔刻花作品、磁州窑红绿彩作品、磁州窑白地黑花作品、磁州窑白釉剔刻花作品等磁州窑传统陶瓷。现代陶艺陈列主要分为,青铜系列、动物变形系列、异形器皿系列和人物变形系列。其中最为精彩的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刘立忠先生的作品展示,代表了当代磁州窑制作工艺的典范。

2号窑洞是磁州窑烧制技艺展示厅。磁州窑陶瓷的制作工艺流程按现在简单的来说,主要分为三项:成型、装饰彩绘、烧成。但是要按照古代的说法,做一件陶瓷需要72道工序,是非常复杂的生产过程。瓷器的成型过程,主要有拉坯成型、托坯成型和泥条盘筑法成型等。就是通过工匠巧妙的双手让一块普通的陶泥变成一件完美的陶瓷胚体的过程。其次是对陶瓷胚体的装饰过程,第一步为胚体上化妆土和上釉。第二步在胚体上进行画、剔刻、划等装饰,第三步修整坯体自然阴干等待烧制。

磁州窑传统原材料主要有,大青土、二青土等主要分布在彭场镇张家楼村附近是上好的制瓷瓷土。白釉主要在水冶镇采集。黑釉主要在羊角铺村采集。化妆土主要在拔剑村采集。这些原材料的采集地都分布在彭城镇周边,便于采集和运输。

关闭

出行贴士

景区电话0310-5028022

景区地址邯郸市峰峰矿区县彭城镇滏阳西路80号

淡季门票无

旺季门票无

开放时间  常年开放  9点到5点30分

最佳游览时间  全年

推荐游览时长  2小时左右